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含15张CAD图.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含15张CAD图.zip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含15张CAD图.zip
A装配图.dwg
X30简介-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含15张CAD图.pdf
上垫板.dwg
上模固定板.dwg
上模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下模垫板.dwg
下模板.dwg
作业指导书.doc
冲头.dwg
凸凹模.dwg
凸模.dwg
凹模.dwg
图纸汇总.dwg
外文翻译.doc
工件样图.tif
所有图纸.dwg
打板.dwg
摘要.doc
目录.doc
说明书-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doc
过程流程图.dwg
退料板.dwg
顶件器.dwg
  • 全部
    • A装配图.dwg--点击预览
    • X30简介-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含15张CAD图.pdf--点击预览
    • 上垫板.dwg--点击预览
    • 上模固定板.dwg--点击预览
    • 上模板.dwg--点击预览
    • 下模固定板.dwg--点击预览
    • 下模垫板.dwg--点击预览
    • 下模板.dwg--点击预览
    • 作业指导书.doc--点击预览
    • 冲头.dwg--点击预览
    • 凸凹模.dwg--点击预览
    • 凸模.dwg--点击预览
    • 凹模.dwg--点击预览
    • 图纸汇总.dwg--点击预览
    •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 工件样图.tif
    • 所有图纸.dwg--点击预览
    • 打板.dwg--点击预览
    • 摘要.doc--点击预览
    • 目录.doc--点击预览
    • 说明书-左侧支架及右侧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doc--点击预览
    • 过程流程图.dwg--点击预览
    • 退料板.dwg--点击预览
    • 顶件器.dwg--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 1 版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4 页 工 序 号 01 零 件 号 MX02-01 工模具号 PKO-GM01 量检具号 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JG23-40 车 型 PKO 工序名称 落料冲孔 零件名称 左侧支架 工模具名称 落料冲孔模 量检具名称 设备名称 冲床 每车件数 1 内 容 1.操作者首先进行综合点检,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按综合点检卡内容点检) 2.首先将冲床台面擦拭干净,然后由叉车或天车将模具缓慢放入冲床台面,移至近似工作位置。 用手扳动飞轮或利用压力机的寸动装置使压力机滑块逐步降至下极点。在滑块下降过程中移动 冲模,调节冲床近似闭合高度,安装固定下模,但不拧紧,然后紧固上模。确保上模座顶面与 滑块底面紧贴无隙。之后逐次交替拧紧下模。调整闭合高度使凸模进入凹模,接下来放入料或 工件,再次利用滑块寸动或手扳飞轮移动,直至冲压件符合工艺要求为止,方可首件试冲。 3.在批量生产前,由操作者做好首件送检记录和自检记录,工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在生产过程中,按生产批次号把工件放入容器中,摆放整齐,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划伤,装 箱高度应低于箱面 100mm 左右。 5.检验项目:表面质量,尺寸。 6.技术要求:表面质量符合首件样件,表面无明显痕迹. 7.检验;表面质量与尺寸符合技术要求. 符合样件. 8.检验频次:1 次 /1500 2 件 /次 更改依据 标记及数目 更改人签名及日期 编制及日期 审核及日期 会签及日期 批准及日期 09.05.10 第 1 版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3/4 页 工 序 号 03 零 件 号 MX02-01 工模具号 PKO-GM02 量检具号 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JG23-40 车 型 PKO 工序名称 冲孔 零件名称 左侧支架 工模具名称 冲孔模 量检具名称 设备名称 冲床 每车件数 1 内 容 1.操作者首先进行综合点检,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按综合点检卡内容点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温馨提示:
知享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非标机械电气自动化 > 非标设备系列 > 通用机械设备


AI智能写作
量身定制

网站客服QQ:2578672630  

copyright@ 2019-2021  zxtw168.com 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9020031号-1



客服